狗必须每年都打狂犬疫苗吗?
不是的,需要看情况。 狗狗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在于预防狂犬病,防止狗狗感染该病毒。然而不少人认为只要给狗狗注射了狂犬疫苗就能高枕无忧,其实这个想法是很片面的。 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点常识,只有健康的狗才能接种疫苗,而病犬和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均不应该接种。因为接种疫苗后,病犬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很低,达不到预防效果;处于潜伏期或健康携带病毒的犬接种后,虽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抵抗力,但疫苗本身的抗体含量很低,不能抵抗外界病毒侵入体内。所以,在以下三种情况下,是不建议给犬接种狂犬疫苗的:
1、狗狗处于疾病期,比如腹泻、感冒等。 2、狗狗刚断奶或者3月龄以内。
3、没有成年(未免疫完全)的狗狗。 虽然接种了狂犬疫苗能够降低患狂犬病的概率,但是并不能确保百分之百不发生感染。这是因为疫苗的保护作用是「事前防范」,只有在狗暴露于病毒之前接种,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。如果已经患有狂犬病的狗,即使及时注射疫苗也不能够逆转病情。为了保险起见,医生一般会建议大家将正在接种疫苗的狗进行隔离,等到疫苗接种完15天以上再与主人接触。
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是首次免疫还是后续加强免疫,每一针疫苗的注射时间间隔均为1个月。如果超过三个月,则应当重新接种。 另外,虽然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,但是大家也不要以为打完疫苗就万事大吉,掉以轻心。要知道,疫苗的作用在于诱发身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,但这种免疫力是「被动"获得,只能靠疫苗中的物质诱导机体产生抗体,从而发挥保护作用。也就是说,即使接种了疫苗,身体是否真正具有抵御病毒的能力,还得靠疫苗自己起作用。在没有产生足够抵抗力的阶段,带犬出门仍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意外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