鲤鱼身上很多疙瘩?

胡宗娇胡宗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这个啊,是它的鱼鳞,这鱼有表皮棘细胞,就是覆盖在它体表的一层细胞,这些细胞间靠棘细胞间桥相连,形成鱼鳞状的屏障,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的细菌、病毒等感染的器官[1]。 平时我们见到的鱼的鳞片都是紧贴着皮肤排列的,但是有些鱼类因为生活环境的需要,它们的鳞片会特别粗壮而且向外突起,比如斗鱼和异唇鲷。这样当它们游动的时候,粗大的鳞片就像船桨一样,有助于在水中的行进。

而鲤鱼(鲤科鱼类)的鳞片则是竖着长的,看起来像刷子的毛,特别是幼小的鲤鱼,身上的鳞片又细又软,看上去就非常的光滑,只有到了成体后,才逐渐的长出硬鳞。所以小鲤鱼经常会有掉鳞的现象,而老鲤鱼浑身都长满了硬鳞,基本不会掉(刺破皮而已)。 除了硬鳞以外,还有一些鱼有盾鳞,这是介于硬鳞与软鳞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鳞片,有些像盾甲,所以在一些水生昆虫的翅翼上经常会发现这种鳞片,比如蜻蜓。

轩辕茜欣轩辕茜欣优质答主

鲤鱼学名青鱼,是我国普遍养殖和食用的鱼类。到了炎热高温的夏季,人们常会发现塘中的鲤鱼体表出现或多或少、或大或小的白点,这些白点呈点状或片状、堆磊状,用手触摸粗糙、松软,好像鱼身上长了许多米粒状东西。其实,这不是病态,而是性成熟鲤鱼的正常性状,俗称“米镶”。

米镶是性成熟鲤鱼产卵管的开口。成熟的雌、雄鲤鱼体表都有。雌鱼的米镶一般较硬、圆而大,常相互熔合,形成片状或块状。雄鱼的米镶比较小,散在、凸起不很显著。用手指甲轻轻挤压雌鱼的米镶,有白色卵粒挤出,挤压雄鱼的米镶,有白色精液冒出。

盛夏酷暑不是鲤鱼的繁殖季节,一般不会抱对产卵,因此人们很少发现米镶上有卵粒和精液。春末夏初,是鲤鱼的繁殖季节,成熟鲤鱼的尾鳍基部常会突然出现一群泥鳅似的鱼围着,这就是在催促鲤鱼行“鱼事”。鲤鱼产卵时,一雄鱼(“王公”)和一雌鱼(“王母”)紧挨着同时排泄出精、卵,在水里完成受精,繁殖后代。人工产卵和孵化鲤鱼受精卵时,只要把性成熟鲤鱼放在有流水刺激的产卵池中,并配以“王公”、“王母”作促伏,经过一段时间,便会自然地产卵受精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