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皮会跟自己的后代繁殖吗?
自然界中,存在母性识别和限制现象的动物不少,例如蜜蜂、蚂蚁等社会性昆虫以及海獭、海狗等海洋动物。在这些物种中,雌雄异形(公母长相差别很大)的个体往往占据多数。当外来雄虫进入群体后,往往会被拒之门外;而当外来雌虫进入群体时,则会受到欢迎。 但这种排斥并不是绝对的。如果环境恶劣而使资源有限,则雌雄异形的个体往往更容易被淘汰。在食物充足的时候,它们之间并不会完全阻止交配。但这种情况下,雌雄异形个体所生育的后代往往遗传了来自父方的色彩,出现“父子同型”的现象。
相反,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,为了生存,雌雄异形个体会相互结合,它们的后代也将丧失颜色,成为“母子同型”。 除了直接观察外,根据雌雄异形物种的生殖成功率,也可以间接判断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。通常来说,雌雄异形性别比接近1:1的物种,其地位是安全的,即使资源不足也不至于被淘汰。而如果有足够的食物,甚至有可能数量大增。相反,如果性别比例严重失衡,则意味着该物种面临危机,若不采取措施,很可能逐渐走向灭绝。 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雌雄异形动物通过自身努力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子女数量从而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变化,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。由于遗传变异的存在,有些基因突变一旦引入某个物种后很难消失,因此无论雌雄个体如何努力,总会有一些后代带有这些基因。